无危则安 无损则全

发布时间:2013-05-15 来源:东方航空报

  记者:您本人对安全工作有怎样的认识?
  丁志平:按照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安全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因此,安全首先是公众的需求。所以,一切安全工作就是要从保障人类安全的角度出发,永远将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始终要将安全保持在公众可接受的一个状态和水平。第二,安全是行业要求。航空运输企业的行业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后果严重,影响深远。第三,安全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对航空公司来说,有安全不等于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所以,安全工作非常重要,既承载了保护生命的意义,又赋予了推进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使命。所有从事安全工作的人都要建立“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理念,将零事故、零差错作为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却使命光荣。
  从行业发展来看,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经历过“飞飞整整”摸索管理阶段和“八该一反对”的经验管理阶段,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体系,它以系统管理为方法,注重风险管理,强调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闭环控制,实现了安全关口的前移。集团公司专门设立航空安全部负责监管公司的安全工作,涉及的面很广,有航空安全、地面安全、信息安全等;股份公司专门设立安全监察部,服务、指导、监督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公司依法合规安全运行。
  近几年,我们的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但安全这根弦仍要时刻紧绷,尤其不能让目前的平稳势态冲昏头脑,更不能唱高调,成绩只代表过去,这要求我们用“无危则安,无损则全”的思想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警觉地发现问题,及时把握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判断趋势,找源头、抓苗头,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安全工作要求和措施,明确今后安全管理的方向,抓重点单位、抓关键部门、抓核心人员,做好过程管理,控制运行中的风险。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东航安全运行专项管理的背景和总体情况。
  丁志平:安全运行,尤其是持续安全运行,是航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对航空公司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球民航进入大发展时期。中国民航发展之速亦可从东航10年间飞机数量的变化管窥见豹。10年前,东航拥有飞机70多架,到今年底将达到470架,相当于10年前全民航的飞机数量。未来几年,东航引进飞机还将保持每年40架左右的增速。飞机数量不断增加给航空运输安全管理带来新挑战,也使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与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产生了新矛盾,即安全管理水平和机队规模扩大不相适应、保障能力和飞行量增加不相适应、人员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这意味着航空运输企业必须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加强系统安全管理,从系统上规划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安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安全运行管理水平。
  机队规模越来越大,而人的管理幅度是有限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又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安全运行管理思想和理念支撑,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制、机制、体制建设,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能力提升,还要有体系化支撑、科技支撑,更要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对东航来说,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管理提升活动是一个契机。东航将安全运行管理作为一个专项进行重点提升,主要提升公司内部流程闭环的能力,目的就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持续安全,实现安全发展。
  记者:“专项提升、协同推进”阶段是整个管理提升活动的攻坚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安全运行管理专项提升组如何以对标为抓手,找准定位和差距,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专项领域的提升思路或改进措施?
  丁志平:安全运行管理提升是一项既要在理念引领方面有所作为,又要在实际操作中取得实效的工作。航空安全部和安全监察部要站在安全这个角度,以公众利益、行业标准、公司发展为要求,分阶段进行管理提升。所以,首先要找准目标和定位,看到差距在哪里,从思想上先认清当前的形势、发展需求以及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矛盾。安全本身就是用经验教训制订的规章、程序,但是这些又不能制约公司整体发展趋势。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吸取教训,各方面互补向前。这就对管理提升提出新要求,需要管理人员带领一线员工从根本上提升对安全的认知度和从严度。
  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开展对标,一是与行业指标对标;二是与行业提出的要求对标;三是与兄弟航空公司对标。对于一线单位来说,就是两个方面的提升,第一是从业人员的个人能力和资质水平的提升,就是要用合格的人、适合的人和持续状态符合要求的人,尤其是专业人员的资质。第二是提升个人的从业作风,劳动纪律和劳动规章对从业人员纪律作风、规范运行、标准操作程序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于管理层来说,就是从严管理。我们有三项制度,第一项是信息沟通交流制度(安委会、周例会、讲评会)。第二项是到现场检查制度,问题发生在一线,干部要下去。第三是出了问题以后的奖惩制度。如此一来,管理层和一线就都有了抓手。
  记者:安全运行管理专项提升组如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专项能力提升,实现短板和瓶颈的消缺,最终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丁志平:安全与效益相辅相成,效益与安全不冲突。我理解安全是一种最好的效益,效益为安全提供了更好的裕度。因为没有安全就等于没有底线,那效益是不会持续的。总的来说,我们要把效益和安全放在一起,在现有体制上进行提升,力争在安全的范围内实现效益最大化。
  公司这几年一直在深入推进SMS建设,就是要从系统上对安全进行有效管理,因为系统性管理才是产生最好、最稳健效益的方式和方法。SMS就是用系统的方法管理安全。工具用到什么程度,效果就会达到什么程度。今年,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立安全管理评审机制,要从管理链条开始,严格抓过程管理,向过程要安全,向过程要效益。过程管理是SMS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前的管理相当于事后管理,就是发生了问题后再去分析、处理,系统管理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在问题没有造成不良结果之前就加以预防。我们现在正处于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或者说是过程管理的转变之中,目前两手都在抓,但这个过渡期不是一年半载就够的。
  在管理提升活动中,安全运行管理专项组的牵头部门——航空安全部与股份公司、各辅业公司建立管理提升“协同推进机制”,以每月例会的形式,交流经验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研究对策,确保提升工作有序进行。针对第一阶段诊断中发现辅业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总体偏低的情况,专项组将在辅业公司自身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重点从抓辅业公司安全制度落实和辅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入手,给予辅业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力求将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固化到制度和程序中,健全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专项能力提升。
  记者:安全文化事关安全运行的长治久安,安全运行管理专项组如何在塑造安全文化上下功夫,提高全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持续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丁志平:安全文化的塑造和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安全文化体现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安全管理工作不像其他工作针对性那么强,安全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每做一件事都涉及到人员资质和人员培训这些程序。正因如此,我们要在严格规章、严格管理和奖惩基础上塑造安全文化,从细微入手,从点点滴滴塑造安全文化,从培训教育塑造安全文化,从风气和氛围塑造安全文化。严抓职业作风操守,形成按章操作习惯,切实提高一线对安全的认知度,提升管理人员的从严度。
  良好的安全文化不仅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上,也体现在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中。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通过强化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利用引导、教育、宣传、奖惩和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从制度入手约束员工行为,从培训入手提高全员素质,从考核入手体现业绩表现,从思维创新入手提升管理方法,改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员工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管理要求工作,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