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航召开第一期“鹰计划”后备人才第一阶段汇报会
4月29日,东航第一期“鹰计划”后备人才第一阶段汇报会暨第二阶段培养启动会在沪召开,会议回顾了第一期“鹰计划”后备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对第二阶段的培养形式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东航集团党组书记、东航股份总经理马须伦,东航集团党组成员、东航股份党委书记李养民出席并提具体要求。东航股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胡际东,东航股份纪委书记冯德华,东航股份总法律顾问郭丽君,东航股份人力资源总监袁骏等参加会议。
马须伦在听取了培训中心和“鹰计划”学员代表的汇报后指出,实现“世界一流、幸福东航”的发展愿景,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方式必须创新。既要培养专业型人才,也要培养通用型人才。马须伦就加大“鹰计划”后备人才培养强调,学员们要多站在公司角度思考问题,围绕公司重点关注的问题开展主题实践。他同时提出了六个主要研究方向:一要结合东航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问题;二要思考如何通过加速发展,促进公司的转型发展;三要围绕“全网全通”,构建有效的内部支撑;四是如何加强公司内外部的高效沟通;五是如何打造公司内部运行生态圈;六是如何科学测定和确定人机比、人员和业务量之比、管理人员和员工比例等。
李养民对项目第一阶段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对下一阶段的培养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考虑学员的专业、在深度上下功夫,结合学员的潜质、在短板上下功夫;二是根据“鹰计划”后备人才总体发展方向,更加细化地制订出“一对一”的发展方案;三是学员要多思考战略性的问题,了解国家和公司战略,思考如何把战略执行到位;四是学员要围绕创新进行思考,不断衍生创新的种子,在不断学习、思考、践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提升自身的能力。
“鹰计划”是东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培养项目,分为综合类和专业类。整个培养方案由轮岗主题实践、补短培训和个人发展方案等内容组成。“鹰计划”后备人才的培养首次引入了导师制,公司为每位学员配备成长导师、岗位导师和外部导师。整个培养周期为两年,每位学员需要完成三到四个岗位的轮岗实践。
第一期“鹰计划”学员、后备人才成长导师、第一阶段轮岗主题实践岗位导师、培训中心及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