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机场赢先机 “天地人和”展宏图

发布时间:2012-08-10 来源:东方航空报

  7月6日,中联航启用南苑机场新候机楼。这是中联航的大事,也是东航的大事。随着首都机场航班量的饱和,中联航借助北京南苑机场的资源优势,将为东航在京的战略布局和发展赢得更多先机。
  或许,东航人应该了解这位坐拥百年历史机场、创造了不俗业绩的新成员——中联航。中联航原名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成立于1986年12月,隶属空军。2004年,中联航由部队移交地方,并由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共同出资一亿元组建“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东上重组一年后,即2010年,中联航加盟东航。最近,经股权划拨,中联航正式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
  在东航、在全民航,中联航是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集机场、空管、航空“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曾经以两架飞机起家,并曾一度走到倒闭边缘,而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的中联航,在加盟东航后,将在愈演愈烈的航空市场竞争中,在东航转型发展、管理提升的大背景和大变革中找到新的坐标。

  记者:2012年,是中联航重组整合和战略转型的关键之年,如何理解您所谈到的“中联航今年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是恰逢其时”的含义?

  姚维辉:2012年,中联航将完成两件大事:南苑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后的交付使用;中联航在成为东航全资子公司后,与河北分公司重组整合。这两件大事将成为中联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起点,也将成为东航实施枢纽发展战略棋局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中联航目前执管飞机11架,还有湿租武汉公司的2架飞机也在南苑运行。到今年年底,中联航的飞机数量将达23架,旅客吞吐量接近甚至超过500万人次,规模由一家小型航空公司变为中型航空公司,旅客吞吐量将逐年上升。在新候机楼启用后,按其最大设计容量,旅客年吞吐量将达800万人次,南苑机场也将迈入大型机场的行列,这为中联航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快速发展和转变的过程,往往也是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集中爆发和各类复杂现象交替出现的时刻,这促使中联航必须在管理模式上有新的调整,在管理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因此,在中联航发展的关键时刻,开展扎实有效的管理提升活动,不仅可以使我们通过对管理思路和具体流程的梳理,及时发现公司在快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更重要的是能促使我们加快转变观念,消除阻碍和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陈规陋习,紧跟时代的步伐,踏准市场的节奏,在风云变幻的航空市场竞争中再展宏图、再创佳绩。可以说,此时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不仅是恰逢其时,而且是势在必行。

  记者:在与河北分公司整合后,今年年底,中联航机队的数量将翻番,在中联航“由小变中”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作为总经理,您在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上是否会有些变化和调整?

  姚维辉: 未来五年,中联航的飞机将由现在的十来架增加到六十架,发展速度之快远超我们的预期,所以我们将要经历,其实已经在经历这种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期。虽然前期在飞机增加到一定数量时,我们的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从最原始的“人盯人”的管理方式逐步发展到目前的分层次管理,讲究更科学性、系统性的管理。但就我们目前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来说,是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的,因此,这种“跨越式”的发展对中联航的领导班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更艰巨的挑战。
  中联航保留了传统体制下“三位一体”的独特运作方式,这种独特性不仅在东航,即使是在全民航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加之河北分公司加盟后所带来的新的文化元素,使得中联航原本多元文化并存的企业内部环境愈加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就决定了中联航的企业文化也是有别于东航其他分(子)公司的,这也决定了我们中联航管理模式的某种特殊性。当前,我们也在引入和借鉴东航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包括一些制度性的内容,尽量向总部的制度、规定、标准靠拢,但是,我这么认为,一些先进的企业,你复制它很难,完全统一不太可能,要拿大公司的管理规定去管一个小公司更是不现实。这就像老师带学生一样,你教的课程相同,但学生所学的结果肯定不同。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企业的管理也是同样道理。

  记者:在管理提升活动中,中联航提出了五大理念,尤其是“坚持对历史负责的理念,促进基础管理扎实规范”发人深思,您能否阐述一下其中的内涵?

  姚维辉:中联航的管理提升活动有自己的总体思路,有自己的“五大理念”和“七项重点”,我就简要说下“五大理念”吧!
  其一,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夯实发展基础。近期主要解决与河北分公司整合中可能存在的执行手册、标准和程序不统一所造成的运行过程中接口不一致、界面不匹配和运力如何分批调配到南苑机场等主要问题。其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尽快开展基地配套项目。在快速推进南苑机场改扩建工程基础上,尽快完成航食车间、航材仓库、驻勤楼、空勤食堂、修理厂等生产生活配套项目工程,解决河北分公司新飞机到位后航食、航材保障以及空勤人员的食宿等问题。其三,坚持特色服务理念,打造“天地一体”的服务产品。主要是利用南苑机场同属中联航“天地一体”的资源优势,开发诸如宇翔园贵宾休息、停车场免费洗车、高端旅客专车接送等增值服务。其四,坚持对历史负责的理念,促进基础管理扎实规范。这个理念主要是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状态不到位、工作不达标,缺乏对发展紧迫性深刻认识和自我提升要求不高的现状,倡导对历史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工作理念,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管理格局。同时,也针对中联航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飞行员等关键人员紧缺的“瓶颈”,借助东航强大资源后盾及飞行员培养系统,调剂并加快培养飞行员队伍。其五,坚持和谐兴企理念,增强发展凝聚力量。在经营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努力引导广大员工感恩企业,奉献社会,重责履责,宣扬“正气、协作、奉献、共赢”的企业精神,为公司改革发展提供持续的内动力。

  记者:如何理解中联航“天地人和”的企业文化内涵?

  姚维辉:提出“天地人和”这一理念,是因为我们不仅管空中,还管地面;不仅管航空公司,还要管机场,从事的是天地相连的这种服务。从这个形式上来说,旅客到了南苑机场,也就是到了中联航,上的飞机,也是我们中联航的,所以,所有员工要将“天地人和”的理念入脑入心。
  也许,“天地人和”这四个字看上去空洞了些,但是却贯穿于中联航的企业文化中。我们中联航的管理者和员工们都来自四面八方,有南北文化的差异,有部队和地方的差异,还有新大学生的加入,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要有一种和谐的文化,要将这种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活力和激情引导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上,所以,我们不仅要为旅客着想,还要为员工着想,使员工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分享价值。
  最后要说一句,管理提升永无止境,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随着外界各种情况变化,包括自身变化而变化的企业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它没有可复制的绝对模式。同时,它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就像中国的发展一样,在不同时期需要采取不同举措,任何模式都不可能固化,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一劳永逸。
  最终的体会是,责任重于一切。只要你心头有了责任,你一定会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