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刚退,大雾又起。1月28日,春运进入第五天,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受大雾天气影响,能见度一度下探至200米以内,通行能力降到往常的一半,大量航班延误、取消。其中,取消航班58班,延误2小时以上航班70班、4小时以上36班。一场大雾来袭,惊扰了春运归家的旅客,也加重了春运保障现场的压力。
楼内,服务紧张有序
候机大厅里,早高峰出行的旅客已排起了长龙,各个柜台为旅客办理登机秩序井然。各岗位工作人员事先了解航班信息,提前做好备战大雾的准备,随时进入待命状态。受大雾天气影响,早高峰过后的部分出港航班时间延后,工作人员通过张贴航班延误通告,告知旅客航班情况,并派专人在现场做好旅客引导与解释工作。在虹桥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现场安排专人引导旅客使用各种自助设备,通过自助改签、自助托运行李使旅客分流。在登机口,特服员工无微不至地照顾延误航班的无成人陪伴儿童。工作人员每隔半小时就播报一次最新延误情况,为旅客及时提供航班信息。
场外,应对有条不紊
在场外,各中心值班领导坐镇现场指挥,随时协调应对可能变化的航班引发的突发状况。站坪中心调度室内,调度员紧盯着屏幕,密切关注每一个备降、取消的航班,同时分配着下一波出港航班的派工任务。调度员手握对讲机,同时操控电脑屏幕,应对大雾天气带来的航班变化情况。
由于天气情况仅够起飞标准,虹桥国际机场航班陆续起飞,却没有一架飞机落地。暴风雨来临前,整个停机坪冷冷清清、空空荡荡。这是少有的景象,尤其是在春运期间。而积压的航班要在后续时间集中出港。为做好准备,ACC大厅调度员们忙着梳理航班,联系外站,收集信息,协调资源。各席位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11:00,虹桥国际机场仍没有一架飞机进港。机坪上,能见度不足500米,在肉眼看得到的范围内,只有装卸兄弟们频繁往复奔走作业的身影。机坪上,渐起小雨,湿气逼人;传送带上,一箱箱行李在装卸员工的护送下被有序地送入飞机腹舱。
短暂的休整意味着后续工作量的激增。在虹桥站坪服务中心员工休息室里,清洁员们提早吃了午饭,为保障随时激增的进港航班积蓄体力。
雾散,增援应接不暇
午后,大雾逐渐散去,积压的航班逐步恢复正常起降,延误、转场、备降航班需要集中保障。为了让旅客出行顺畅,上海虹桥、浦东两场改签小组、后勤小组、行李保障小组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志愿者们纷纷加入了保障队伍。
虹桥ACC大厅里,地服部智囊团发挥了强大的协调作用,积极与AOC运行经理、服保经理、签派运调方面沟通,协调两场航班运力;地面运行经理与客运代表商议对现场旅客的服务,并积极联动95530,及早将航班延误、取消信息推送给旅客,以减轻现场服务处置压力。傍晚时分,很多调度员顾不上吃饭、喝水,只为与时间赛跑,为春运旅客顺畅出行争分夺秒。
16:00左右,航班陆续进港。接到微信群里的“号令”后,行李中心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为旅客确认行李牌;同时把所有行李按转机航班分类放置于大厅内,仔细分析梳理,及时将滞留行李速运至目的地。
担当,保障通宵达旦
23:55,平衡大厅仍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当班的平衡员们坚守岗位,丝毫没有懈怠。为保障次日早晨航班安全运行,班组长安排部分平衡员休息、部分平衡员留守。为了不遗漏任何信息,平衡员们积极与接口部门加强信息沟通与联动,及时了解航班信息,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确认航班状态。
机坪上的监装监控人员在风雨中奋战到所有航班飞离机场,才走向休息室。外航代理航班也受天气影响,代理服务分部的操作员通宵留守,直至次日5时许航班全部保障完毕。其间,虹桥ACC大厅的平衡员共保障浦东备降航班14架次。
机坪上,伴随着旅客匆匆回家脚步的是一朵朵四溅的雨花和一颗颗东航人打赢春运战的赤诚之心。
据统计,1月28日,在上海两场,地服部共有580人次员工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在岗位上坚持保障,平均加班时长11小时以上,退改签旅客超过7000余人,发放延误餐食、饮料9000余份。地服人以奉献、担当与付出,全力保障旅客春运出行安全与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