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航,有群幕后人,围着飞机转,围着旅客的行李转,但从不与旅客照面,长年累月、不分寒暑和昼夜坚守在最艰苦的一线,他们是东航的行李装卸和行李分拣员。
时间:3月16日。00:15;记者所在位置: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12号桥位。
由北京飞来的MU5160航班几分钟前降落了。它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从联络道向着12号桥位,向着列队迎接的地面服务部虹桥装卸服务中心26班的李方团班组,向着所有期待这个时刻到来的东航人,缓缓滑来。
MU5160 的平安归来,意味着东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3月15日计划航班中最后一架航班的凯旋;也意味着,2015年春运大幕的缓缓落下。
李方团班组三人几步上前打开货舱门。早已待命的升降平台车、传送车、牵引车一一靠机,开始紧张而有序的作业。升降平台车缓缓上升,靠机。李方团熟练地指挥货物从货舱“位移”到牵引车上,他标准的指挥动作,让记者倍感熟悉和亲切,眼前浮现出采访过的装卸工夏存海以及由装卸工走上领导岗位的焦照华等高温酷暑下一个个汗流浃背的身影……
MU5160航班的旅客行李仅69件——这是个轻松的收官。也就十来分钟,26组的师傅们就将安放着69件旅客行李的三个板箱送上牵引车。牵引车随即融入苍茫夜色,驶向2号航站楼地服部所辖的行李服务中心。
停车、卸货,仅五六分钟时间,3个板箱的69件行李在几位当班人员的快速传递下,被送上29号转盘——送往国内到达行李提取处的旅客手中。
用“紧张、繁忙”这样的词,可能不足以反映今年春运的繁忙景象。还是聚焦几组数据:40天内,虹桥装卸服务中心共装载保障货物、邮件、行李4.6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74%;极端高峰日货、邮、行总量同比去年增长18%~33%。此外,日均吨位数量达到1170吨,有13天超过1300吨。2月12日,突破1700吨,创下历史新高。
春运中,地服部浦东装卸服务中心共装载保障货物、邮件、行李21.6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近4%。而浦东装卸服务中心的优质服务更是得到了所代理的外航货机总经理(站长)们的一致称赞:“东航浦东装卸服务中心的操作水平全国第一、世界一流。”
如何能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数据背后的涵义?“今年春运,我们装卸工日人均吨位量达到4.2吨,相当于4辆宝马车的分量。”地服部虹桥装卸服务中心二分部党支部书记樊俊向记者解释到。她说今年春运航班量多、任务重、人手少,怎么办?高峰时段干部下基层支援一线,女的干清洁,男的搬行李;采用RTM(REAL TIME MANAGER)实时排班,弥补人力资源优化后一线人员下降10%后的缺口;而最感人的是,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虹桥装卸服务中心约200余位外地劳务派遣工均放弃了回家过年……
同样情况发生在地服部行李服务中心。航班量的陡增、综合柜台的开放,给行李服务中心工作带来巨大压力。2月4日凌晨,记者采访春运首日,客运人员对行李服务中心领导率队下基层分拣行李等千方百计分担值机柜台压力的举措赞不绝口。
“行李服务中心领导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护腰非常管用,要不然,一连几天弯腰分拣这日均千余件、重达二三十斤重的行李,还真有点支撑不下来呢”,当晚值班经理田浩笑着向记者示范……春运收官之日,记者所见在场的东航员工都露出“大战”之后胜利的微笑。
“这40天,还要感谢虹桥机场机电设备公司,他们每天派专人在现场维护和监控这20来台行李转盘,以确保转盘的正常运行”,当晚值班的地服部行李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范安华向记者介绍。同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每年牵动人心的春运、黄金周,其实是举东航和民航所有保障单位之力,在为旅客安全地“归去来兮”铺就一条便捷、舒适的通途。现在,航空港终于平静了,白天喧嚣的空港像进入了甜美的梦境一般……
此时的空港静悄悄,时断时续的雨,将夜幕中的空港渲染成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